據本報報道:有一個自稱“慈善富民總部”的機構,此前通過網絡宣稱將于本月25日在鳥巢召開慈善富民大會,來京參會者交通食宿費可報銷,還可現場領取5萬元慈善金。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22日就曾對此進行過辟謠,呼吁廣大群眾不要輕信、盲目參加,以免上當受騙。據報道,這些騙子將老人們拉入微信群,且發展一個下線可以得到十幾元的紅包。群成員之間都是以“家人”互稱,每天群里都會舉行升旗儀式,還經常發一些“心靈雞湯”。管理員要求大家辦理銀行卡,并將卡片的信息和個人信息發到群里。騙子還經常忽悠老人們“投資做虛擬貨幣”等生意,老人們大多相信自己幾萬元的“投資”定會換回百萬元的回報,徹底被“做民族大業”、“終將出人頭地”的口號洗腦。有子女將辟謠的截圖發給母親,但母親就是不信,說這是PS的,還在埋怨孩子耽誤自己掙錢了。
為什么老人們對騙子們如此深信不疑?與其一味埋怨他們“老糊涂了”、對他們不聽勸阻非要受騙表示氣憤和無奈,不如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老人們的共同心理需求。在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該理論提出,人對生存時間的知覺,是充足的還是有限的,影響著對目標進行選擇的評估過程。年輕人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所以他們會追求旨在獲取信息的、指向未來的目標;而對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目標大概更多地指向現在而不是未來,也更注重最大限度的情緒滿足。
也就是說,來日無多的念頭,讓老人們更渴望得到認可、得到親密的社交關系、得到物質上立等可見的增益。微信群行騙利用的就是老人們這種普遍心理。絕大多數子女都有過被家里老人無盡轉發各種“雞湯”型、“養生”型、“進取”型甚至謠言型鏈接轟炸的痛苦經歷。也許,這種無盡的轉發,與輕易被騙的理由完全一樣,都是在提醒親人們,老人沒有得到更可靠的精神寄托和情緒保障。而騙子們投其所好的誘導,加上群體效應,便促成了一種比親人還要緊密的信任關系。所有人應該反思,當親人們對老人的糊涂行為勸也勸不住的時候,是不是老人的各種需求早已被親人邊緣化?
防止老人被騙,需要管理部門、親人和老人們的共同努力。但家人的作用或許更重要。如果老人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紐帶夠牢固,自身的價值被認同,那么,他們也就不會盲目地尋求“替代”。其次,要用老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加他們的防騙能力,比如結合新出的、典型的案例,經常給老人講一講。總的來說,隔斷騙子與老年人建立情感聯系的可能性是最好的防騙手段。當然,老人在動用錢物時,應主動與家人或親朋好友進行溝通,也能減少或避免上當受騙。親情與制約合力筑成堅固的墻,騙子們自然就無機可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