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三五”時期,創新產業加速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37.9%、55.7%,科技進步貢獻率58.6%。創新主體加快集聚,高新技術企業增長3.5倍,引進國內外知名創新機構88家,建成國家科技創新基地64個,研發人員增長64.4%,研發投入強度提高0.56個百分點。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7件,獲得國家科技獎29項,技術合同交易額近1000億元。創新評價持續向好,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全國第7位、西部第1,全球城市創新集群100強中排名77位,全球科研指數排名79位。
2020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保持良好勢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型企業26371家、高新技術企業4222家,研發投入強度2.1%,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32件,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10.2%。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方面,我市快速組織實施應急科研項目57項,18項科研成果用于臨床診斷和救治康復。在科技精準扶貧方面,我市在18個貧困區縣建設農業科技園區11個、“星創天地”26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65個,選派科技特派員3448人次,其中萬州區龍駒鎮評為全國“十佳”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示范點。
與此同時,我市在聚資源、強技術、壯主體、育人才、優環境上下功夫。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編制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規劃,謀劃建設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論證遴選高校院所項目44個;兩江協同創新區引進創新機構30個,11個高新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22個農業科技園區成為科技與農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推進基礎前沿研究、產業技術開發,啟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不斷壯大,“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加快集聚,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5%。
2020年,我市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55.9%,34.4%,新引進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創新機構23家,獲批國家科技創新基地5個,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即將獲批,集聚研發人員16.07萬人。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實施重大技術項目“揭榜掛帥”、科研經費“包干制”和減負專項行動,打造環大學創新生態圈6個、市級以上孵化平臺375家(國家級75家),種子、天使、風險投資三只政府引導基金組建子基金88只、總規模266億元,為5021家企業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146.63億元。
川渝協同創新發展方面,聯合出資2000萬元實施重點研發項目15項,8000余名專家資源實現共享,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即將上線億元科創母基金。統籌協同機制構建方面,建立部門協同、區縣協商工作機制,召開季度調度會,與璧山、北碚、梁平等區會商,榮昌畜牧科技城、璧山創新小鎮、永川科技生態城、萬州科創中心、巴南國際免疫研究院、渝北農高區等創新平臺加快推進。
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雖然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但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也迎來了重大機遇。面向“十四五”,我市將通過各項舉措奮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25年,力求形成“三個形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建成、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西部(重慶)科學城影響力基本顯現。實現“三個突破”,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及基地、“雙一流”高校建設取得突破。以及“三個翻番”,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實現翻番。達到“兩個全國平均水平”,研發投入強度、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還有“兩個全國地位”,基礎前沿研究在全國有顯示度、產業技術創新在全國有鮮明特色。
2021年,我市將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平臺,著力打造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大力建設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國際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高地,通過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起點建設兩江協同創新區和高質量發展創新園區,推動形成一城引領、多園支撐、點面結合、全域推進的創新格局。
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著力凸顯科技創新中心的策源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增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的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實施基礎研究行動計劃,面向經濟主戰場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動爭取實施重大科技任務,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實施民生保障科技專項行動。
與此同時,2021年,我市還將加快壯大優勢創新力量,著力夯實科技創新中心的基礎支撐。引進培育更多的科技“王牌軍”、創新“先鋒隊”,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力爭科技型企業突破3000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500家。
培育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依靠,是人才創新活力。為此,我市還將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引進高水平創新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等。加快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方面,我市將通過相關舉措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成果轉化效能、推動創新開放合作等,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15%。記者 韋玥(來源: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