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發改委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報告已成形,發展規劃正在緊鑼密鼓編制中。
央廣網財經北京5月2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家發改委今天上午召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聞發布會,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前不久發改委組織各個部門按照綜合和專題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已經形成了相關的調研報告。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學家徐洪才對此做獨家點評。
經濟之聲:今年以來,關于京津冀一體化的話題炒得火熱。“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推進這一地區的發展做了明確部署,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一些重要講話和報告中,對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制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相關規劃都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說明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其實我們平時說起京津冀,都是用一體化這個詞,而國家對這一地區的發展強調的是協同發展。對于協同發展,我們該怎么理解?
徐洪才:協同發展其實就是一體化的另外一種表達形式。從戰略上講,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有這么幾個重要的增長極,一個是珠三角,一個是長三角,另外一個就是京津冀。京津冀本身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有戰略意義,它可以引領我們東北亞地區,提升我們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
經濟之聲:其實京津冀區域經濟概念提出已有近30年的時間,但地區協同發展卻一直步履蹣跚,發改委也表示,區域協同發展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問題和挑戰體現在哪些方面?
徐洪才:習主席講過,區域經濟一體化一定要打破“一畝三分地”,也就是說,行政的風格、市場的風格,阻礙了資源優化配置。具體而言,京津冀地區在協同發展方面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北京城市功能過于集中,人口太多,大城市病比較突出。另外,京津冀三地本身的經濟地位不是很清晰,分工也不合理,區域內的發展差異也很大。再一個,地方性城市密集,大中小城市發展也不協調,同時,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也比較弱。此外,資源環境的優勢不明顯,特別是大氣污染,還有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等問題都迫在眉睫,需要協同發展,需要一體化發展。
經濟之聲:客觀上講,京津冀的協同發展也是一種大勢所趨,但是頂層設計是必須的,在您看來,破解京津冀協同發展這道難題的關鍵是什么?
徐洪才:關鍵在于政府部門要克服本位主義,要有大局觀念的戰略思想,特別是要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導向。改革的核心是要縷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這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本身的職能轉變。